揭秘!2023年区域公用品牌评选TOP10,你的家乡上榜了吗?

2025-11-15 09:43:17 huabo 0
最可靠的循环水养殖装备供应商

image

哎哟喂,各位老铁们,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榜单——2023年区域公用品牌评选TOP10。这玩意儿吧,说起来挺官方的,但细品之下,其实跟我们老百姓的餐桌息息相关啊!作为一个在水产圈摸爬滚打了30年的老炮儿,看到这些上榜的品牌,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。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话题,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说说咱老百姓最关心的那些"吃"的事儿。

说实话,区域公用品牌这概念,说白了就是"一方水土养一方人"的现代商业版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,这些产品因为当地独特的气候、土壤、水质等自然条件,加上几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,慢慢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和口碑。现在把这些好东西打包成"品牌",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,这思路其实挺聪明的。

先说说水产这块儿,毕竟咱是吃这碗饭的。2023年的榜单里,有几个水产品牌绝对是大热门,比如阳澄湖大闸蟹、大连海参、舟山带鱼、湛江对虾、盱眙小龙虾等等。这些品牌啊,背后可都是实打实的硬功夫。

就拿阳澄湖大闸蟹来说吧,我搞水产这行三十年,每年秋天都得去阳澄湖考察一番。这地方的水质、水草、底质,简直就是为大闸蟹量身定做的"五星级公寓"。记得有年我去湖边转悠,碰到一位老渔民,他跟我说:"我们这蟹啊,不是养出来的,是'长'出来的。"这话听着简单,道出了多少门道!现在市面上冒充阳澄湖蟹的多了去了,但真懂行的,一尝就知道,那股子鲜甜劲儿,是模仿不来的。

再说说湛江对虾,这玩意儿在北方可是稀罕物。我们北方人吃虾,总觉得湛江的对虾"肉太厚"、"不够甜"。但南方朋友可不这么看,他们觉得湛江对虾那叫一个"鲜甜弹牙"。有一次我在湛江参加一个养殖技术交流会,当地的养殖户跟我说,他们养虾讲究"三分技术,七分天",意思就是说,技术固然重要,但老天爷赏饭吃——当地的气候、水质,才是成就湛江对虾美味的根本。

说到这里,我就忍不住想吐槽几句。现在市面上有些商家,打着"区域公用品牌"的旗号,卖的东西却跟原产地差十万八千里。前阵子我一个朋友去旅游,在某个"著名"海鲜市场买了几斤"舟山带鱼",结果拿回来一尝,那肉质、那鲜味,跟我在舟山码头直接买的天差地别。后来一打听,原来那些所谓的"舟山带鱼",很多都是外地运过来贴牌的。你说气人不气人?

区域公用品牌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"金字招牌"。这招牌立起来了,当地老百姓才能真正受益。我老家在山东沿海,以前渔民打上来的海鲜,就是卖给鱼贩子,一斤也就卖个几块钱。后来当地政府牵头搞了个"荣成海带"的区域品牌,统一标准、统一包装、统一销售,现在这海带一斤能卖到二十多块,渔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。这事儿,我看得是真真切切。

说到区域品牌,就不得不提"蟹公寓"这个新鲜玩意儿。这两年我在南方推广循环水养蟹技术,其中有个创新点就是"蟹公寓"。就是把螃蟹养在一个个独立的小格子里,每层都能单独控制水质、温度。这方法养出来的螃蟹,体型均匀,活力强,品质稳定。有个福建的客户用了我的技术后,他们当地的"福建青蟹"品牌一下子就火了,现在都卖到日本去了。看着那些福建老乡因为养蟹致富,我这心里啊,比我自己赚了钱还高兴。

区域公用品牌评选这事儿,其实挺有意义的。它不仅是对各地特色产品的肯定,更是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种植户、养殖户的鼓励。我认识一个盱眙小龙虾养殖户老王,五十多岁,皮肤黝黑,双手布满老茧。他跟我说,自从"盱眙小龙虾"成了知名品牌,他家的虾从来不愁卖,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。现在他不仅自己养,还带动了村里十多户一起养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这种故事,才是区域品牌最珍贵的价值。

当然啦,区域品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。品牌立起来了,维护才是关键。我见过有些地方,品牌火了就开始"吃老本",质量下滑,最后砸了自己的招牌。所以啊,区域品牌要想长久,必须得有"匠心精神",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精心呵护。

说到这里,我忍不住想问问各位读者,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产品上榜了吗?如果没有,那你们家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特产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。作为一个老水产人,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各地的好东西了!

最后想说,区域公用品牌这事儿,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餐桌。支持区域品牌,不仅是支持地方经济,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味蕾和健康。下次买东西的时候,不妨多留意一下那些有地域特色的产品,说不定你会发现新的美味呢!

好了,今天就唠这么多。作为一个在水产圈混了三十年的老炮儿,看到这些区域品牌越做越好,我这心里啊,比喝了蜜还甜。希望有一天,能看到更多中国的地方品牌走向世界,让全世界都尝到咱们中国的味道!

首页
产品
联系